法國|尼斯Day2.Nice,聖保羅山城 St-Paul Vence 不擁有也不能擁有
在坎城的第二天,自己搭了車前往尼斯,從住所附近的電車站就可以到達。
回顧第一天 法國|坎城 Day1. Croisette 無關景點,人物Jeeo初次見面
這裡是很小的站牌,售票機沒有服務人員,眼看著越來越接近10:04am車就要來了。我在機器前按來按去,但這機器疑似,只能用當地「金融卡」購買。有位大嬸走進問我要去哪裡?替我按了車票,買了來回票14.8歐,我付了現金給她,說著僅僅會的謝謝 Merci beaucoup!
從火車上向外拍
車沿著海岸線前進,特意坐到窗邊讓陽光灑在我身上然後拍照做紀念。獨自旅行很爽,但在拍照時,真的很難拍出好看的照片,幾乎所有自拍都只能讓自己回憶,不堪入目。
南法的海水 此生皮膚最黑的時候
到每一個景點都已經習慣直奔遊客中心,索取免費地圖,然後開始朝著地圖上指示的景點閒晃。尼斯也不例外,觀光客不少。
拍照記錄是一種選擇,為什麼是拍這個,不是拍那個?不僅記錄了當時的街景,在多年後看照片時,反而發現了當時的年輕心境。當時在想什麼,看看照片,或許能夠體會,但心境再也不同。
那時候特別拍了PAUL,不是美麗的視角,也不是因為我喜歡吃,而是有個重要的人說在法國必吃。所以每見到一次,我就想拍下來,跟她說。
現在看來,可能當年珍視的畫面都不重要了,但它曾經真真切切的影響我,當時的我帶著這些情感旅行,沒有丟掉。
靠近海邊的舊城區(Vieux Nice)有一個花果市集。忘了當時吃什麼,或者什麼都沒吃。在那麼年輕的歲月裡,五感體驗中,吃並不是我最重視的。我只想用眼睛、用身體體驗更多。
出發前買了最熱門口味的三明治,因為完全看不懂法文,居然吃到了最噁心的鮪魚,基於不能浪費,我還是吃光了。
來到海邊,沒有理由不脫下鞋子!在趕的行程,都要用雙腳體驗這個地方的石頭和海水。尼斯的海水是很溫人很溫柔的藍,顏色淡淡的、軟軟的,很羨慕那些被海水擁抱的人。
沿著盎格魯街(又名英國人散步大道Promenade des Anglais),徒步了一小段,就搭400號公車前往St-Paul Vence。來回3歐,車程一小時。
是一個觀光小鎮,展示著許多藝術品。這些藝術品自然地妝點著這裡的店家,而不是美術館、博物館,讓人隔著玻璃窗觀賞。切記:經過許可才能拍照
背包客,沒有選擇買或是不買,只有「不能買」。預算有限,行李空間更有限,才讓我不用考慮,一切都只能用眼睛看,百分之百不妄想擁有、單單純粹的欣賞,只存在那個時空吧!
還好,拍照不用錢。
記憶卡不佔空間。
走到小鎮的邊緣,看見了葡萄園。還有墓園
抓緊時間回到尼斯,在市中心place massena馬塞納廣場逛了哈瓦仕拖鞋,原本的拖鞋在亞維農的大雨中弄壞了。買了一雙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童鞋,便宜耐穿。誰也沒想到在隔年和爸媽去北歐時,忘在飯店了。真的好傷心、好傷心、好傷心。但有疼愛我的牛,買了一雙百年飯店的拖鞋給我(雖然也意外地在幾年後被丟了,再次傷心,不然儲物狂我應該會留一輩子,我終究是承載著各式不同人事物的愛。)
同時擁有上進及墮落的靈魂,才完美
日記裡紀錄著這句話的同時,我忘了我在想誰。或許在形容我自己。
回台灣之後我總說,旅行的時候好像毛細孔全部張開,能吸收、感受到特別多,原來不是因為毛細孔張開,而是因為包袱從心上,轉移到了背上。
當晚回到坎城,我真的累壞了。
隔天要去摩納哥。那是最富有的國家之一。在廣場前喝了最貴的啤酒。
其他旅遊回憶
法國|坎城 Day1. Croisette 無關景點,人物Jeeo初次見面